2008 年,對漫威影業、凱文·費吉(Kevin Feige),以及小勞勃·道尼(Robert Downey Jr.)來說,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。正是在那一年,他們聯手推出了《鋼鐵人》(Iron Man),這部作品不僅成功讓瀕臨危機的漫威影業起死回生,更成為漫威電影宇宙(MCU)的開端,開啟了一段影響全球影壇的傳奇旅程。
延伸閱讀:傑瑞米·雷納拒拍《鷹眼》影集第二季,感嘆:「因為片酬被砍,我被撞不代表我只剩一半捏?」
這就是一切的起點,夢開始的地方
2008 年 5 月 2 日,也就是 17 年前的今天,《鋼鐵人》正式在北美上映。該片由強·法夫洛(Jon Favreau)執導,他本人也參與演出,飾演東尼·史塔克的保鑣兼司機——快樂·霍根(Happy Hogan)。
《鋼鐵人》斥資 1.4 億美元製作,最終在全球大賣 5.8 億美元的票房。你要知道,那可是 2008 年。
這部電影不僅本身精彩,它的誕生過程甚至可以拍成另一部電影。最初,《鋼鐵人》的改編權輾轉落入環球影業、二十世紀福斯與新線影業手中,卻始終無法順利開拍。直到 2005 年,漫威影業終於重新取得改編權,才得以啟動全新企劃。
當時的漫威幾乎是「砸鍋賣鐵」般孤注一擲,全公司上下背水一戰,只為拍出這部開山之作。而最終,他們賭贏了,也就此改寫了電影產業的格局,更改變了全球影迷的世界。
當年鋼鐵人的選角競爭相當激烈
而起初,漫威影業並不希望讓 RDJ 來飾演鋼鐵人這個角色,儘管當時的他已經戒除毒癮、努力重返正軌,但無論在形象還是人氣上,RDJ 都不是漫威心中的理想人選。
早期的鋼鐵人候選名單相當精彩,最知名的就是湯姆·克魯斯(Tom Cruise),甚至連後來在《鋼鐵人2》中飾演反派的山姆·洛克威(Sam Rockwell)當時也曾是熱門人選之一。而凱文·費吉更曾透露,自己最初屬意的其實是英國演員克萊夫·歐文(Clive Owen),無奈對方對這個角色毫無興趣,直接婉拒邀約。
最終,RDJ 之所以脫穎而出,全靠導演強·法夫洛的極力推薦。他認為,RDJ 的人生經歷與東尼·史塔克這個角色之間,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。法夫洛曾說:「作為導演,我的責任是做出最適合這部電影的決定。大家都知道他才華洋溢,但當我深入研究鋼鐵人的角色與劇本時,我發現他的陰影與光芒,與勞勃本人的人生軌跡高度重疊。」
多年後,凱文·費吉與強·法夫洛也坦言,如果當年不是由 RDJ 出演鋼鐵人,那麼整個漫威電影宇宙的命運可能會完全不同——最壞的情況,甚至是第一部電影失敗,MCU 從此胎死腹中。
超奇妙命運,RDJ 本來就是要飾演末日博士
更有趣的是,在 RDJ 演出《鋼鐵人》之前,他其實曾是 2005 年《驚奇4超人》中「末日博士」(Doctor Doom)的最佳人選之一。但在漫威內部的多番討論後,高層最終否決了這個提案,也才有了之後小勞勃·道尼穿上鋼鐵裝甲的漫威傳奇。
而命運,就是這麼妙不可言,因為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竟將真的看到由小勞勃·道尼親自演出 MCU 版本的末日博士!
RDJ 也喜歡不按牌理出牌?
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幕後花絮。飾演「小辣椒」的葛妮絲·派特洛(Gwyneth Paltrow)曾透露,《鋼鐵人》在拍攝期間幾乎沒有固定的台詞,許多對白都是演員與導演現場即興創作出來的,而這其中,RDJ 的臨場反應力幾乎到了可怕的地步。
每次進片場時,RDJ 只是掃一眼劇本,接著就把它丟到一旁,嘴裡還不忘說:「我他 X 的才不會說出這些台詞勒。」
也正因如此,葛妮絲甚至不需要背劇本,因為大家都知道,下一場戲的台詞,可能在幾分鐘前才剛剛寫好。她認為,RDJ 這麼做是為了讓一切保持新鮮且充滿活力,而事實證明,許多如今被奉為經典的對白,確實都是在拍攝現場即興誕生的靈光一閃。
此生無悔入漫威

2023 年,RDJ 憑藉在《奧本海默》(Oppenheimer)中飾演「路易斯·史特勞斯」一角,終於抱回從影以來的首座奧斯卡獎。導演克里斯多福·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也有特別提及:「我認為強·法夫洛當年讓他出演鋼鐵人,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選角決定之一。只要看看他之後在漫威創造的一切,就能理解這點。」
時至今日,我仍時不時會重看 2008 年的首集《鋼鐵人》。這部電影不僅徹底改變了漫威影業的命運,也改變了 RDJ 的人生,更重要的是,它也改變了我們這些觀眾。
每當我看到電影結尾那句經典台詞:「I am Iron Man.」,心中總會默默浮現一句話——「此生無悔入漫威。」
延伸閱讀:超穩!漫威新片《雷霆特攻隊*》爛番茄分數高達 88%,電影片尾片段讓鐵粉嗨爆!
source / Marvel Studios
追蹤 @cool_magazine_taiwan Instagram 帳號,觀看更多有趣的潮流、時事知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