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nect with us

Hi,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?

獨家專訪|一探破億金曲的〈Remember Me〉創作故事!備受矚目的「 R&B 女聲」UMI:「我做音樂是為了療癒人心」

2018 年橫空出世的「R&B 女聲」 UMI,以其迷人的嗓音和獨特的音樂風格,迅速在音樂領域展露頭角,最初憑藉〈Remember Me〉一曲在網路上竄紅,不只在 YouTube 上累積破千萬的點閱數,更在 Spotify 更累積破億的流量,出道短短幾年間,就已經接受過《RollingStone》、《Complex》、《W Magazine》⋯⋯等指標性雜誌專訪,且目前人氣仍持續上漲,無疑是現今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女歌手。

這次 UMI 接受 SO WONDERFUL FESTIVAL 音樂祭的邀請,首次登台演唱。COOL 也有幸能夠在 UMI 表演前,與她進行一場音樂的對談。先前大家可能都是透過歌曲了解 UMI,可能不太深刻,接下來就由她親自為大家介紹她創作的心路歷程吧!

「冥想帶給我平靜,而我想把這份平靜分享出去。」

UMI 的歌曲有著神奇的魔力,當心情煩躁時聆聽,可以獲得平靜與安定;當心情低落時聆聽則帶有治癒的效果。我想這也許是跟她的愛好「冥想」有很大的關係,先前在接受其他媒體專訪時,UMI 就有多次提到「冥想」在她生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
這不禁令人好奇 UMI 與接觸「冥想」的契機?UMI 回想自己「冥想」的初體驗,是在高中畢業時,她說:「那時候我狀態很糟,經常處於很焦慮的狀態,某次因緣際會之下,在 YouTube 上發現一則 5 分鐘的冥想影片,初次嘗試冥想後,彷彿打開了內心的某個開關,我的內在情緒找到了抒發的出口,所有的焦慮、緊張不安的情緒也隨著眼淚潰堤釋放,最終我的內心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。此刻,我便決定將冥想視為我生活的一部分。」

「冥想」不只帶給 UMI 內心平靜,也成為她創作時的一大助力:「當我在創作時,就像一個載體/媒介,會有很多外在的靈感進入我的腦海中,這些靈感促使我去創造歌曲。但當靈感太多時,我會變得很混沌,這時就需要藉由冥想清空、整理這些靈感。

唯有讓內心達到平靜的狀態,才能乘載更多的靈感與想法,這樣的概念也被她加入專輯 《Forest In The City》 中,長時間生活在繁忙喧囂的都市中,人們容易迷失自我,莫名感到疲憊,格外需要大自然的慰藉。UMI 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像在嘈雜都市中一片寧靜樹林,成為聽眾們內心的ㄧ絲慰藉,幫助他們找到內心的安定。

「我覺得我的音樂就像天空一樣!」

在專訪過程中,UMI 提到自己是個非常敏感的人,尤其是對音樂,像是在專訪中的快門聲都能引起她的注意。正因為是個對聲音十分敏感,UMI 習慣將聽到的聲音,在腦海中轉化成不同顏色,而這些顏色各自象徵著不同的意義,所以當她在創作時,她將自己歌曲當作調色盤,把各式各樣的聲音當作是五顏六色的顏料,經過她巧手混合後創造出屬於 UMI 的顏色。

我接著問:「那 UMI 覺得自己的歌曲是什麼顏色呢? 」她思考了一下,笑著說:「我覺得我大部分的作品就像天空ㄧ樣的顏色,大致上是象徵晴天的藍色,但偶爾也會有代表夕陽的橘色、黃色。」如同 UMI 所言,她的歌曲就跟晴天空萬里的天空ㄧ樣,給人寧靜的感覺,偶爾也像黃昏時分,那般浪漫、溫暖。

「我做音樂的目標想要療癒人心」

事實上,UMI 小時候的夢想是想成為醫生,雖然長大後沒有達成小時候的目標,但 UMI 仍沒有放棄要治癒大家的想法。於是她選擇透過自己的音樂療癒每顆受傷的心。UMI 提到:「我很清楚自己做音樂的目標是想要療癒人心,而不是為了創造出一首很兇、很炸的歌。透過女性感性的視角,詮釋出不同於男性兇狠、硬派的歌曲。這是我一直以來創作音樂的堅持,並很努力做到不被外界聲音影響到我。」

就像她的經典歌曲〈Remember Me〉,正是她為了撫慰經歷分手的室友所創作出來的歌曲。聊到這首歌曲的創作契機,UMI 坦言:「我是個共情能力很高的人,所以我可以清楚感受到她(室友)難過的情緒,所以我把她的故事寫成一首歌,希望可以療癒到她。」希望室友不只是感受傷心,而是從悲傷中學習,最終從難過的情緒走出來。而 UMI 可能當初也沒想到,這首寫給室友的歌,不只療癒了歷經分手低潮的室友, 也成為她的代表作。

這也是為什麼 UMI 的歌,既沒有華麗的編排,歌詞也沒有太過艱澀難懂的含義,能從成千上萬首歌曲中脫穎而出,且輕易的打動人心,她透過純粹、飽含情感的歌曲,將聽眾帶入她獨特的音樂世界。

所有經驗都存在我腦海裡,當我創作時它自然就會出現。

音樂的特點除了上述提到的渲染力外,另一個則是多元性。她的作品融合了多種風格,包括:R&B、POP、Soul Music⋯⋯雖然多元並茂,卻不會給人過於複雜的聽感。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她原生家庭的影響。

UMI 從小在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長大,爸爸喜愛打鼓,媽媽擅長彈鋼琴,這也讓她在極小的年紀就接觸到音樂,並在 5 歲時開始嘗試音樂創作。而這些小時候累積的經驗,都成為她現在創作的養分。她說:「我從小就很愛聽音樂,幾乎什麼類型的歌都聽,包括:Gospel、Soul Music、K-POP、J-POP⋯⋯我從不侷限任種類、國家的歌曲。這也是為什麼我的音樂會聽起來這麼與眾不同。」

加上身為混血兒的 UMI 同時受到美國、日本兩國文化影響,這不只影響了她的思考模式,也反應在她的音樂。從許多 UMI 的歌曲可以發現許多日本文化的影子,不論是參雜動漫元素的 MV,還是直接使用日文創作,UMI 透過歌曲表達對日本血統的認同感,以及對日本文化的喜愛。此外,你可以發現 UMI 的歌曲元素都很精簡,這也是源自於日式美學主張一切從簡的概念。

而說到 UMI 最愛的日本文化,則是「吃」的文化。UMI 笑著說:「我是個很愛吃美食的人,也很喜歡吃日本食物。不過說到最讓我著迷的莫過於日本『吃的文化』,因為在歐美國家並不會刻意要求大家共桌吃飯,不過在日本大家就會習慣一起坐在一起吃飯,透過吃飯這件事,將家人、朋友聯繫在一起。大家邊吃邊聊天、交流,行程一種小型社群,我很喜歡那樣的感覺。」

在音樂裡,語言不是障礙,最重要的是音樂本身傳遞出去的理念。

從 2017 年出道至今,UMI 也累積了不少合作的經驗,對象包括:Kyle Dion、Joyce Wrice、Deaton Chris Anthony、Yeek、Duckwrth、PH-1⋯⋯不分曲風、不分語言,每一次的合作都能激發出不一樣的火花,也讓 UMI 對於音樂有更深刻的見解,她笑著說:「在音樂裡,語言不是障礙,最重要的是音樂本身傳遞出去的理念。

UMI 合作的對象不只侷限於歐美國家,也有不少和亞洲歌手的合作經驗,這也讓 UMI 發現了東西方音樂人在創作時的差異,她說:「亞洲人在做音樂前,都會有很多事前規劃、準備,製作過程中大多以按部就班的方式進行,至於在歐美國家,開始前大家會經過長時間的溝通聊天,需要雙方達成共識才會進行到下一步。」UMI 將這些合作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養分,她喜歡按部就班的錄音方式,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她更專注於音樂製作,也喜歡音樂製作過程中偶爾隨性,如此可以讓她在創作過程中一直保持彈性。

改變人生的第一場演出

除了有著豐富的合作之外,UMI 也有很多演出的經驗,而說到當中最緊張、印象深刻的演出分別有兩場。第一場是 UMI 大學時的表演,雖然稱不上是非常正式的舞台,但那是她人生第一場演出,所以讓她特別印象深刻,回想起那場表演,她說:「那時朋友邀請我去表演,當時我內心其實很焦慮、緊張, 怕自己會表現不好,本想拒絕他,但後來思考後還是決定答應了。」因為一次勇敢的決定,讓 UMI 戰勝了原本內在的心魔,也讓她體會到站在舞台上的美好。

而另一場讓她印象深刻的演出則是站上 Coachella 的國際舞台,UMI 表示 Coachella 並沒有事前的彩排,所以表演前不只是要將事前準備做好做滿,表演當下也有很多突發狀況,這些都很考驗她的臨場反應。她說:「真正演出只有 15 分鐘,可能耳機裡後台的工作人員會講很多要注意的部分,而我能做的則是讓自己保持冷靜, 不讓這些外在影響干擾到我的表演,且盡力把演出做好。」

藉由和 UMI 的訪談中,我感受到她的音樂的熱忱和對創作的看法,她對一切事物都抱持著開放的心態,正面迎接每一場挑戰,大膽擁抱自己的不完美,也正是因為這些累積,造就了現在的她,這些都是他人無法取代的。

台北真的太美了!

回歸到這次短暫的台灣之旅,初次訪台的 UMI 對於台灣沒有太多的想像,直到下飛機的那一刻,她才第一次感受到屬於台灣的「熱情」,UMI 笑著說:「當我到台灣的時候,有被這裡的氣候嚇到,原來這裡這麼熱,但我很喜歡!我也很喜歡台北的城市街景,都市建築和自然結合在一起的感覺,真的很美好!這幾天我坐在車上總會忍不住往窗外看,覺得台北真的太美了!」她也透露這次的台灣之旅最想嘗試的美食,正是「臭豆腐」!

不用太執著於完美,偶爾不完美,也沒關係。

專訪最後,我請 UMI 給那些和她一樣熱愛音樂的人一些建議,她說:「可能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作品是以最完整的樣子呈現出來,但我覺得不需要太執著於完美,有時候允許自己不完美的樣子展示在大家面前,也很好!就是因為這些『不太完美的作品』的累積,才能讓大家看到你進步的樣子,當你覺得自己準備好時,就可以把作品丟出來了,有時候花太多時間在想如何達到完美,最後反而錯失發布的時機,這樣很可惜。」

雖說追求完美是件好事,但因為完美這件事沒有明確的標準可以衡量,所以我們往往很容易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迷失自我、過分吹毛求疵,反而成為阻止自己前進的障礙。我想 UMI 想表達的是只要是自己用盡全力製作而成,都是好作品,沒有好與壞之分。希望這段話,可以給正在努力你一些鼓勵,共勉之。

PRODUCTION CREDITS:
Photographs by Arthur Kung(@arthur__sneakers
Edited by Meihsin (@iammeihsin
場地提供:AÜG ATTIC(@aug.attic
Special Thanks:Wonderful Entertainment(@sowonderful.asia






訂閱COOL電子報,緊追更多潮流話題,獨家特別企劃。